周末去朋友家做客,听朋友和她丈夫谈论孩子的课外班安排,说着说着竟争执起来。气氛似乎有些剑拔弩张,一旁的客人都很担心。没想到,两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后,就各忙各的去了,仿佛刚刚的争执并没有发生过。我忍不住悄悄问朋友:“你是不是把他惹生气了?”朋友很诧异:“这有什么生气的?讨论一下不是很正常吗?”接下来,夫妻俩一起待客,气氛很是欢乐。我终于相信,这样的“讨论”在他们的婚姻里稀松平常。
在生活中,为何有人总是能将婚姻里的矛盾化险为夷呢?美国婚姻关系学者约翰·戈夫曼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:每个人的婚姻里都有3个盒子——美好盒子、中性盒子和糟糕盒子。
美好盒子是我们用来存放那些积极的情绪和行为的,比如兴趣、消遣、幽默、认同和安慰等。糟糕盒子里装着所有的消极行为,包括发火、指责、威胁、失望,甚至轻视。介于两者之间的情绪,我们会储存在中性盒子里,既不消极,也不积极。当婚姻经常停留在美好盒子和中性盒子里时,婚姻里的人会感到幸福。相反,如果婚姻经常停留在糟糕盒子里,就会亮起红灯。
也许,你会觉得中性盒子里装的都是一些不需要处理的情绪,相当乏味。其实则不然。试想一下,某天你加班了,十分疲倦,打电话给丈夫让他来接你下班。想不到丈夫拒绝了你,让你自己打车回来。你拖着疲惫的身体打了辆车回家,多走了1公里的路。
进家门的一刹那,是整个事件的分水岭。如果你能够表现得若无其事,既没因为丈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愤怒不已,也没因为自己刚刚的“遭遇”而感到自艾自怜。那么,这件事就不需要特殊处理,只是生活中一件平淡无奇的小事。
生活中,这样的小事比比皆是:他用不锈钢铲炒菜,毁了你新买的不粘锅;他拿错了车钥匙,害得你在雨天里去挤地铁……这些小事,时时刻刻考验着你们的婚姻,你们有可能稍加处理让它继续停在中性盒子里,或者来一个急转弯,它直接冲进了糟糕盒子。
有时候,伴侣在之前的相处时积累了很多“财富”,他们对彼此有爱慕和体贴,愿意考虑对方的感受。比如,丈夫不肯接自己下班,妻子会想:他一定是累坏了,之前,他都会爽快答应的。换句话说,他们之前停留在美好盒子里的时间足够多,为自己的婚姻买了一份“保险”。
另外一个因素,是这些夫妻愿意信任对方,所以不急于一时,也就更能自控。比如,妻子愿意相信丈夫錯过了接自己回家的机会,但一定会做出某些行为来弥补,也许会给自己按摩,或冲一杯咖啡。总之,他们愿意等待好事情的发生来消除这件小事埋在心底的疙瘩。
李晓波和王露露是一对怨偶,总是因为各种问题吵架。要么是王露露出门时忘记关空调,浪费了一天电;要么是李晓波忘了老婆的叮嘱,把给儿子做辅食的胡萝卜吃掉了……总之,随便一个原因就可以让战争爆发。
有一项有趣的实验,能够揭开他们的困局。研究员在吵架的伴侣身上接上了传感器,记录他们身体的变化,结果发现当一对伴侣进入了糟糕盒子时,他们中至少有一个人会在生理上对敌意非常敏感。于是,长时间停留在糟糕盒子中,身体的极端反应会让人产生意想不到的非理性思维,会拒绝对方的安抚和示好,所以即使有一方想要修复关系,也多以失败告终。
这个研究结果听起来有些悲观,但好在,有一些方法能够帮助夫妻们从糟糕盒子中爬出来。比如,一个小小的赞同,就可以令战争缓和下来。所以,即使是争吵时,我们也可以试着向伴侣表达一些赞同,哪怕是部分赞同对方的意见,对对方也是一种鼓励。
此外,幽默也是缓和夫妻关系的有力武器。试想一下,如果李晓波对王露露说:“要是每个胡萝卜上都有名字,那我保准不会吃错。”也许,王露露就一笑了之了。当然,有时候我们发现争吵已经远远偏离了主题,或者我们已经忘却了争吵的原因时,需要重新确定目标:“我确实浪费了电,可能我们更应该想一种方法,让我没那么容易忘事。”这样,王露露就可以从争吵的泥潭中上岸了。
我们要用冷静的方式处理问题,用一些看似不太起眼的技巧去避开矛盾,用一种平淡的谈话去了解彼此的需要,让婚姻更平静、和谐。